“十三五”以来,国网安阳供电公司坚决执行市委、市政府和省电力公司脱贫攻坚工作部署,精准高效推进贫困地区电网改造升级,高质量推动扶贫工作开展,全力保障脱贫攻坚目标实现,向全市人民交出了一份无悔的答卷。
改造升级电网夯实脱贫基础
“今年合作社收购农户的4万斤花椒经过加工包装已脱销,新加工生产的3.25万斤小米已销售3万斤,乡亲们致富信心更足了。”12月25日,国网林州市供电公司派驻林州市东姚镇长沙村第一书记乔海川对记者说。
土少石头多,出门就是坡。长沙村远离城镇,是典型的贫困村。年,林州市供电公司投资80万元,对村里电网进行升级改造,新建3台变压器,安装了50盏路灯。有了可靠的电力保障,年,在林州市供电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村里成立了农业合作社,专门收购、加工、销售当地花椒、小米等特色农产品,带动村民和周边群众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初步形成了脱贫产业链。
长沙村的变化,正是电网助力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为集中资源实施贫困地区电网“三年攻坚、两年提升”,安阳供电公司把加强电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服务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年至年,该公司累计投资41.1亿元,完成个贫困县、2个深度贫困村、个小城镇中心村、个“煤改电”村、眼机井通电工程建设任务,超额完成《河南省电网脱贫专项方案》任务目标,提前3年实现户户通电、村村通动力电。
统计数据显示,“十三五”以来,安阳电网10千伏供电能力实现翻番,贫困村户均10千伏配变容量提升至“十三五”初的3倍,全市农村电网户均配变容量提升至2.79千伏安,为全市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立足行业特点深化特色扶贫
“光伏电站政府投资,贫困户长期稳定受益,让阳光落地生金,大家没有不欢迎的。”林州市茶店镇北马沟村党支部书记张增付说。年,北马沟村建起千瓦的光伏电站,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固定收入7.5万元,村“两委”将其中的80%用于支付贫困户在村里从事公益岗位的工资。目前,该村贫困户中有13名留守妇女和老人在从事村容保洁、禁烧劝阻、光伏维护等公益工作,每年七八千元的工资收入,为贫困户脱贫起到了托底作用。与北马沟村的情况类似,光伏扶贫已成为我市不少地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之一。
“围绕光伏电站并网、上网电费和补贴支付、电站运行等重点工作,安阳供电公司构建‘三大体系’。”安阳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孟凡斌说。第一,构建了“手续最简、速度最快”的光伏扶贫电站并网体系。与常规光伏电站相比,扶贫电站并网环节由14个环节减至4个,时长从48个工作日减至6个工作日,并网资料减少50%以上。第二,构建了“购电费月结月清、新能源补贴及时转付”的支付体系。该公司印发了《光伏扶贫结算指导意见》,明确了流程时限,实现了购电费“月清月结”;对于已纳入国家补助目录的扶贫电站,优化内部资金支付流程,国家补助资金到位后,随购电费按月一并转付至光伏扶贫发电收入结转机构。第三,构建了“状态实时监测,问题及时处理”的运维体系。依托光伏扶贫信息管理平台,该公司对扶贫电站开展运行状态实时监测,及时向产权人以及运维主体提出合理建议并提供专业指导服务,避免电站设备异常影响发电收益。
针对今年上半年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该公司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严格执行省电力公司“9+15+10”一揽子举措(支持疫情防控及供电服务保障9项举措、应对疫情影响全力恢复建设助推企业复工复产15项举措、落实国家阶段性降低企业用电成本10项举措),做好疫情防控期间供电服务,全力保障扶贫产业复工复产用电需要,开辟火速办电绿色通道;聚焦疫情防控期间城乡居民特别是贫困群众出行难问题,推行居民用户“欠费不停电”举措;大力推广网上办电和在线服务,供电服务网络渠道保持24小时畅通,实现群众足不出户、人不离村办理各类用电业务。
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做好定点扶贫
“张书记话不多,可啥都为我们着想。在他的帮助下,俺不仅靠种芦笋脱了贫,还在村里的企业找到一份工作,日子越过越好。”滑县瓦岗寨乡马庄村村民杜子真一提起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张定坤就禁不住夸个不停。
马庄村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村里基础设施落后,集体经济匮乏,户村民中有户贫困户。年,滑县供电公司对口帮扶马庄村,选派张定坤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千方百计帮助该村脱贫摘帽。整修道路,改造升级电网,实现农田机井通电,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培养致富带头人,推动养殖、种植业发展;引导村里企业转型,解决村民就业与增收难题……如今,小小的马庄村已拥有涂料厂、纺织厂、铁桶厂等7家企业,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65户,户年增收入3万元左右,日子越来越好,成了马庄村村民的共同体会,张定坤自然也就成了村民信得过的贴心人。
年以来,根据市委组织部统一部署,安阳供电系统累计派出像12名张定坤这样的优秀党员到9个对口扶贫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他们充分发挥电网企业的行业优势和自身专业特长,引入村级光伏扶贫项目7项,总装机容量.5千瓦;争取电网企业扶贫捐赠万元,促进帮扶村产业发展,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北马沟”小米、“长沙村”花椒、“破车口”辣椒、“辛安村”粉条等品牌;依托电网企业,通过定向直购、临时团购、爱心认购等方式持续推进消费扶贫,推动扶贫产品上省扶贫产品目录、上国网电商“惠农帮”“爱如电”等平台,不断拓宽销售渠道,有力地带动了帮扶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致富增收。
截至目前,安阳供电公司对口帮扶村已全部退出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全部脱贫。□《安阳日报》记者贺瑛通讯员郭栋司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