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荣获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http://www.zherpaint.com/bzlf/kkjs/m/1271.html安阳,河南省地级市,古称相、殷、邺、邺城、邺都、邺郡、相州、彰德等,位于河南省最北部,地处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安阳是八大古都之一,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源地、红旗渠精神的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安阳高铁东站历史上,先后有商朝、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在安阳建都,素有“七朝古都”之称。盘庚迁殷、武丁中兴、傅说拜相、女将军妇好、文王拘而演《周易》、西门豹投巫治邺、苏秦六国拜相,蔺相如降生古相村、信陵君窃符救赵、项羽破釜沉舟、曹操邺城发迹、三朝宰相韩琦、抗金名将岳飞等名人轶事层出不穷。郭沫若先生来安阳时曾写下“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的著名诗句。如果您的时间够充分,或者有兴趣了解安阳,您就会发现安阳从史前到现在,有一条不断的历史线索,至今在这块土地上能够探寻到历朝的文化,可谓“殷商古都史悠悠,历朝文化一地收”。史前。颛顼(zhuānxū)帝喾(kù)陵位于安阳市下辖内黄县梁庄镇,俗称“二帝陵”,民间称“高王庙”,是上古时期人文始祖“三皇五帝”中第二帝高阳氏颛顼、第三帝高辛氏帝喾的陵墓。内黄二帝陵各地炎黄子孙祭祖夏朝。夏朝第六次迁都西河,今安阳市汤阴县菜园镇西河村。曾有卜子夏在此授徒讲学。图中西河为夏第六次迁都处。殷商。盘庚十四年,商朝第19位君主盘庚迁都于北蒙(今河南安阳),改“北蒙”名为“殷”。第二年开始营建殷都。自盘庚迁殷,到公元前年牧野之战帝辛亡国,经历了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共8代12位国王年的统治,殷一直是商代后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世界文化遗产——安阳殷墟商周。汤阴羑里城遗址,别称(周)文王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城北约4公里处,属于新石器时代、商、周遗址,是世界遗存最早的国家监狱,也是风靡全球的周易文化发祥地。它以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名扬海内外,“画地为牢”、“文王拘而演周易”历史典故均源自于此。安阳汤阴羑里城春秋战国。西门豹祠属于战国时期古邺城(古邺地跨今河北河南两省)历史遗迹的一部分,一处位于河南安阳市安阳县安丰乡北丰村,另一处位于河北省临漳县西南仁寿村,由于西门豹治邺有方,深受人民爱戴,后人修祠建庙,以为祭祀。著名的“河伯娶妇”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西门豹祠(西门大夫祠)秦汉。内黄县梁庄镇三杨庄村南部,有一处西汉晚期规模宏大的汉代村落遗址。遗址遗存14处汉代庭院及道路、湖塘、农田等遗迹,出土了大量汉代遗物。堪称“庞贝古城”。三国。曹操高陵位于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年曹操卒于洛阳,灵柩葬在邺城的西门豹祠以西丘陵中。年6月11日,安阳曹操高陵入选“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两晋南北朝。北齐石窟,位于安阳市安阳县西南25公里小南海北滨,面临洹水,背靠大山,依山而凿。由于它凿于风景优美的小南海附近,所以称之为小南海石窟。现存三窟,分别是西窟、中窟、东窟,均为北齐天保年间(年—年)建造。三窟造像大同小异,规模相近,风格古雅。安阳西南小南海石窟隋朝。永济渠。隋炀帝时期,征河北民夫百万开挖永济渠。大运河滑县段,古时称永济渠(其中一段),现称卫河,自南到北流经道口古镇,全长米。交通便利,东望齐鲁,西倚太行,自古人杰地灵,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现存运河河道本体、码头、水闸、道口古镇城墙、一面街、顺河南街、顺河北街、大王庙等文物遗迹。明清航运繁忙时形成的码头古镇至今仍是滑县一景。大运河永济渠明福寺塔。明福寺塔,也称千佛塔,始建于隋开皇年间,现存为北宋早期建筑,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塔高九层,八角亭子顶。后遭雷击,五层以上倒塌。民国18年(年),当地人集资修复至七层,塔顶改为桃状。该塔修建源于一个太守转世的神奇传说。瓦岗寨旧址。隋未以翟让李密为首领的瓦岗军在此起义,有力打击了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滑县瓦岗寨之瓦岗军点将台唐朝。修定寺塔。修定寺塔,俗称“唐塔”,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30多千米的清凉山南麓修定寺内,现寺废塔存。南侧门楣上镌刻三世佛,又名“三生宝塔”。号称“天下第一塔。”安阳县修定寺“唐塔”五代十国。天宁寺塔,又叫文峰塔。文峰塔位于安阳市古城内,通高38.65米,周长40米,因塔建于天宁寺内,原名天宁寺塔。又因位于旧彰德府文庙东北方,作为代表当地“文风”的象征,又称文峰塔,建于五代后周广顺二年,已有一千余年历史。安阳文峰塔北宋。画舫斋。北宋欧阳修通判滑州(今滑县)时所建,现为重建。欧阳修在《画舫斋记》中记述到:予至滑之三月,即其署东偏之室,治为燕私之居,而名曰画舫斋。斋广一室,其深七室,以户相通,凡入予室者,如入乎舟中。今苏州怡园和北京北海之画舫斋都与欧阳修有关。昼锦堂。位于河南安阳古城内东南营街。是宋代三朝宰相韩琦回乡任相州知州时,在州署后院修建的一座堂舍。并据《汉书·项籍传》“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之句,反其意而用之,故名“昼锦堂”。欧阳修曾作《昼锦堂记》。安阳古城内韩魏公祠(昼锦堂)南宋。岳飞抗金故事家喻户晓。岳飞为相州汤阴人,即今安阳汤阴县人。“钱塘之祠鄂王也,报忠也;汤阴之祠鄂王也,旌忠也。”汤阴岳飞庙始建年代无考。今庙为年重建。汤阴县有岳飞先茔,岳飞家庙,岳飞庙。汤阴城内岳飞庙元朝。八思巴、汉文双文圣旨碑。安阳县南善应村有一通元代碑刻,上半通为八思巴文,下半通为汉文。是比较少见的元代碑刻。安阳县南善应村明代。高阁寺。高阁寺原名大士阁,位于安阳市老城区马号街赵王府内。赵王指的是明成祖的第三子朱高燧,其封地就是彰德(今安阳)。民国时期,赵王府内的建筑纷纷倾圮,只剩下一座大士阁,据说这是赵王召见下属的宫殿。现存的大士阁是明成化六年(公元年)重建的,距今已有多年。安阳市区高阁寺(大士阁)清朝。马氏庄园。马氏庄园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部20公里的西蒋村,是清代广东巡抚马丕瑶的府第,建于清光绪至民国初期,保存完好,占地面积多平方米,约30多亩,其中建筑面积0多平方米,被学者称为“中州大地绝无仅有的封建官僚府第建筑标本”,“中原第一官宅”。安阳西蒋村马氏庄园一处院落民国。袁公林,袁林。俗称袁世凯墓,袁坟。年6月开建,年6月建成,占地9万多平方米,是清末民初著名的军事、政治人物、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统袁世凯及其夫人于氏的中西合璧风格的大型墓葬。陵墓按照明、清陵的格局,以古典传统形制为体,西洋建筑风貌为用,古今并存,风格殊异。安阳袁林新。红旗渠,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在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的工程,被人称之为“人工天河”。红旗渠工程于年2月动工,至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十年,现已成为艰苦奋斗精神的象征。林州红旗渠青年洞作者/来源:岳飞故里海纳百川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zhouzx.com/lzqs/14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