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10日0时48分,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我们敬爱的老书记杨贵因病在北京逝世。连日来,林州百万人民沉浸在无尽的悲痛和哀思之中。
杨贵老书记在林州(原林县)工作21年,他带领林县人民在上世纪60年代修建了举世瞩目的“人工天河”红旗渠,深刻而久远地影响着林州这片土地。一是解决了50多万人吃水、50多万亩粮田灌溉的问题,改善了林州的生态环境,为林州永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二是解放了林县人的思想,彻底改变了林县人的发展理念,坚定了林州人的自信,为林州的建筑业、工业、城市建设、文化旅游、教育卫生等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三是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林州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推动林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红旗渠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焦裕禄精神一脉相承,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讲述中国故事、宣示中国战略的生动教材和鲜活题材。站位新时代,更重要的是化悲痛为力量,以红旗渠精神为引领,以杨贵老书记为标杆,加快建设新时代富美林州、幸福家园,不断推动林州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以红旗渠精神为引领,积极投身新时代建设富美林州、幸福家园的宏伟实践
日前,省委书记王国生同志在林州调研时指出,来林州红旗渠干部学院学习红旗渠精神的党员干部越来越多,充分说明了新时代仍然需要红旗渠精神。站位新时代,作为红旗渠精神的发祥地,我们更应该大力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以崭新的业绩丰富和发展红旗渠精神。要认真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生态建设为核心,坚持精神立市,突出党建引领和转型发展,坚持富太行、美太行、福太行“三力同驱”,工业、建筑业、文化旅游业“三业并举”,全域式景区、全域式园区、全域式社区“三域共建”,加快建设新时代富美林州、幸福家园。一是全力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持续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尽锐出战,精准施策,坚定不移把中央、省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坚持开放带动、项目促动、创新驱动,重点围绕汽车整车和电子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谋划打造十大百亿工业产业集群,加快产业优化升级、集群发展,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坚持多业并举,大力发展建筑业、文化旅游业和现代农业,积极培育教育培训、养老养生、服务外包等新业态。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二是加强党的建设。坚持党建主业主责,扛牢抓实“两个责任”,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面推进基层党建标准化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搞好村(居)委组织换届,选优配强村(居)委领导班子。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创新实施村(居)委巡察,从严管党治党,以党风带政风促民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三是强化民生保障。坚持民生优先,集中更多的财力投向民生,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在全面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同时,重点推进自来水、公交、学前教育三个城乡全覆盖,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持续抓好安全生产、平安建设、信访稳定等底线工作,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传承红旗渠精神化作林州广大干群的自觉行动
林州是一个不在起点却写满初心的地方,过去的辉煌由红旗渠精神引领创造,未来的理想依然要靠红旗渠精神引领实现,红旗渠精神是当之无愧的立市之本、城市名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对红旗渠精神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更加强烈。对党忠诚、一心为民、艰苦奋斗、务实担当、无私奉献是杨贵老书记的优秀品质,也是红旗渠精神的核心内涵,对标老书记,我们要坚定做红旗渠精神的守护者、传承者、宣传者、弘扬者,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正是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我们党的正确领导,才得以建成“人工天河”红旗渠。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就是要深化对党的领导重要性的认识、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性的认识。要充分利用红旗渠干部学院、谷文昌纪念馆、红旗渠纪念馆等党性教育基地,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党性、牢记宗旨、提升本领,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要有朴素的为民情怀。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不仅是修建红旗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杨贵老书记一身恪守的原则和准绳。老书记常说“你非得把心给了群众,群众才能把心给了你!只有一心为民,才能万众一心!”红旗渠精神之所以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就是因为它体现了党的主张与群众意愿的高度契合,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生动注脚。我们要建设新时代富美林州、幸福家园,就必须像修建红旗渠那样,扑下身子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干实事。要有不息的奋斗精神。“一颗红心两只手,自力更生样样有。”红旗渠工程十分艰巨,又是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上马,粮食紧张、物资短缺、设备技术条件落后,但林县人民宁愿苦干、不愿苦熬,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没有工具自己造,没有炸药、石灰、水泥,就自己制。林州人民用自己的拼搏和汗水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重要论断。要有强烈的使命担当。“解民于倒悬”是杨贵同志带领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的初衷,正是凭着坚定的党性和为民造福的责任担当,顶住了各种压力,承担了种种风险,克服了种种困难,在不可能中求可能,办成了人民群众迫切希望办的事。杨贵同志曾对我们说:“你们现在的压力并不小,但只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就什么也不用怕。”每一个共产党员,尤其是做党员领导干部,如果都能够坚持做到为了群众利益敢于负责和担当,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我们的各项事业就能够持续推进。要有无私的奉献精神。杨贵老书记在林县工作21年,把青春和心血献给了林县人民、献给了红旗渠。在他的带领下,广大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舍小家为大家,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计报酬,不怕流血牺牲,81名同志在修建红旗渠中献出了生命。弘扬红旗渠精神,要求我们党员干部要立足本职干工作、扎根岗位作奉献,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工作业绩。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凝心聚力谋发展,撸起袖子加油干,加快建设新时代富美林州、幸福家园,为中原更加出彩贡献更大力量。
在奋进新时代中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精神研究会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的一座永恒精神丰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河南是红旗渠精神的发祥地,学习研究和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是一份沉甸甸的历史责任和光荣使命。省委书记王国生指出的“红旗渠精神是新时代干事创业的动力源泉”“要深度挖掘红旗渠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体现了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的要求和亿万中原儿女的共同意愿,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红旗渠精神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
红旗渠和红旗渠精神是奋斗者的光辉结晶。杨贵同志是红旗渠工程的总指挥,也是红旗渠精神研究会名誉会长,为红旗渠精神研究会的建立和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和汗水。站在政治和历史的高度,缅怀杨贵同志,最重要的是把杨贵同志和林州人民打造的红旗渠精神学习好、研究好、传承好、弘扬好,让红旗渠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正确思想舆论导向,深入研究解读红旗渠精神蕴含的理想信念、党的领导、党性原则、政治工作、群众路线、奋斗精神等政治文化的丰富元素,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提供生动教材。要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把红旗渠精神研究深深植根于中原文化的沃土,植根于人民群众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历史实践,切实增强学术研究的现实关切和时代色彩,积极推进新时代理论创新和话语创新,用具有鲜明中原风格、中原气派、中原特色的研究方法和手段讲好红旗渠故事。要主动回应人民群众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坚持把红旗渠精神研究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会贯通起来,推动红旗渠精神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积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要紧紧围绕让中原更加出彩这一时代任务找准定位、发挥优势、主动作为,充分阐发红旗渠精神的信念力、领导力、团结力、执行力、创新力,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凝聚同心圆梦的共识、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增强拼搏进取的动力,保持和发扬红旗渠精神的干劲、拼劲和韧劲,众志成城、开足马力打好“四张牌”、打赢“三大攻坚战”,让红旗渠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时代会变,伟大的理想信念不会变,奋发向上的精神不会过时。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红旗渠精神研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红旗渠精神研究会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高扬起学习研究、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的大旗,以高质量的学习研究推动红旗渠精神在新时代发扬光大,为奋进新时代、让中原更加出彩注入强大而持久的精神力量。
来源“河南日报安阳观察”(ID:ayguancha)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