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林州新闻
林州趣事
林州发展
林州贴吧
林州习俗
林州生活

淇水之源与淇河大石桥

淇河发源于山西陵川县方脑岭,流入河南省林州市后,经过临淇镇、五龙镇,最后汇入盘石头水库。淇河全长.7公里,其中在淇河两岸的有水面长约20多公里。

据史料记载,淇河有三个源头,即北源淅水河、中源赤叶河、南源沙窑河,且源头均在山西省陵川县境。据现在测量,最长源头为北边的淅河,故淅河成为淇河之正源。但实际上,人们仍以经过临淇以东的淇河为源,这条河流的起端就是陵川县的方脑岭。

据《林县志》记载:乾隆十六年(公元年),时任知县杨潮观亲临淇河巡察,看到“一路山回水转,两岸皆有良田水磨”,详细描述了临淇东南的“淇泉”与周边泉水汇聚的溪川胜景,并将“淇水之源”四个大字作为牌匾,写于南泉池中亭台楼阁的牌坊上。

淇河之水

年3月28日,我与好友刘海生先生一起,从淇河大桥西的公路向南,去寻找“淇水之源”。

在淇河通往五龙镇上庄村的公路旁,我们见到有一水源,约有一亩之大,问旁边的年轻人,这里是不是“淇水之源”。年轻人说,这个水坑是这几年才挖的,有村民在这里掏沙,后被村委会制止。我们没听说过哪里有“淇水之源”。

又过了一会儿,我们见到三位老人从上庄村赶会回来,就问其“淇水之源”在哪里,老人们说,你们走错了,“淇水之源”就是南泉,在临淇镇东南方向,你们沿着新修的公路往前走,不要过淇河,然后再往北走到临淇镇绕南环路,在东环与南环的拐弯处,有一个三亩多的水坑,这就是“淇水之源”。看来还是老人们知道“淇水之源”,而且还知道它也叫南泉。

早在小时候,我就知道临淇地处盆地,它西临巩尖山,东临淇河水,南倚凤凰山,北卧二龙山,是一个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林茂粮丰的好地方。

在“淇水之源”我们见到了今年80岁的老人孙银根,他指着面前约有三亩的水塘说,现在的南泉和过去是没法比了。过去的南泉虽然面积和现在差不多,但那时泉眼往外翻滚冒水,水面碧波荡漾,活水从东边调节流水的闸门流出,一直向东北方向流经水磨处,最后注入淇河。现在由于水位下降了三米,只有少半塘水,也不见了当时那种泉涌的情景了。

淇水之源

孙银根老人接着说,那时的南泉,正中还有一个观景塔,水面上塔有两层,从北向南有一条一米多宽小路可通向中间的观景塔。观景塔呈四方形,三米见方,约九平方米,水面以上高约六米,四边各留有一券形石门。淇泉的下边用青石垒上,砌成裙边,第一层塔高约两米五,第二层约有二米高,在门楼的正中间,写有一块牌匾“淇水之源”四个刚劲有力的大字,上边还有一个四角形的塔顶。

那时的南泉,是临淇周边人们经常纳凉和说话的地方,也是外地客人来欣赏淇水风光的地方。南泉河水顺着东北的河沟流经修真观门前,向东注入淇河,人们又在水流经处建有水磨,利用水的动力来磨面碾米。据说这个水磨为明晚期建造,距今已有余年历史,直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才消失。水磨是以传统农业为主导产业的历史缩影,也是淇河两岸农耕文化的真实写照。

杨潮观在《重修淇河大石桥记》写道:“淇泉在县南八十里史魏社。闻诸耆老言其源故出于山西,过辉县侯兆川,由忽岭口入林虑境,下流与淇泉合。余观其河身甚大,然惟夏而甚泛,水涸便成干沟。东行三十余里至临淇集,平地有泉一泓,旧称淇水之源。自此以东,乃长流不绝矣。其泉方不盈亩,深不盈丈,泉口建有石闸,以资蓄泄。复东行里许,南园村有泉会之,至大石桥下,其流始盛。又东行里许,至鳌头山下罗圈村,有泉会之,而其流益大。一路山行水转,两岸皆有良田水磨——”

临淇孙银根老人和五龙镇刘海生先生

这段话把淇泉写得一清二楚了,一是在县南八十里,名称叫史魏社,当时淇河以东叫东史魏,淇河以西叫西史魏,大约是现在前寨村这个地方。二是说明了淇河发源于山西省,经过辉县的南寨乡,从波兰掌进入林县。夏天时河水泛滥,整个河床洪水茫茫,一到冬天时候,上庄以上的淇河变成了枯河,属于季节河流。

下边说到临淇以东、南园以北、修正观以南的地方,有一个面积达三亩多地,水深丈余,常年流水不绝,旧称“淇水之源”。人们在东北方向建了一个排泄灌溉的石闸,又在水下流处安装了一台水磨,春夏冬秋,来来往往,在水磨处加工粮食。再往东走一里地,就是南园村,那里也有泉水流入淇河,一直流到淇河大石桥下,水势比以前更大。再往东走一里多地,至鳌头山下的罗圈村南,从灵泉观下来的河水,注入淇河后,水流越来越大。

这里要说的淇河大石桥,并不是现在岭南的淇河大桥,而是过去经临淇镇吕庄村与今日五龙镇渔村的淇河古桥,现在淇河古石桥已经消失,只留下一些残缺不全、带有铁钯印痕的长石条。清朝乾隆年间(年)有个叫张大受、阎枢的普通人纠集众人创修石板桥。《乾隆林县志》记载:“清乾隆二年,三十六孔石板桥”落成,“捐资为众创,数年而功告成,至今称便”。

淇河流过我门前

到乾隆十六年(年)夏,洪水暴涨,石桥大半冲毁。由河东十五个村及河西十七个村参与,耗费巨大工力,将桥修复。时任林县知县杨潮观亲临淇河巡察,称淇河石桥为“深山中一伟观也”。他亲眼目睹了当年夏天洪水暴涨“坏桥几半”,以致阻断两岸交通,以及秋天再到淇河时看到大石桥“复修旧观”的场景,了解到张大受乾隆二年创修大石桥告竣后即离开人世和当年阎从礼、徐国瑾、刘瓒等人复修大石桥的感人事迹,为使后人了解大石桥的创修、复修始末,写下了《重修淇河大石桥记》。

到了清嘉庆二十四年(年)秋,大雨连降二十多天,洪水泛滥,房屋倒塌,淇河大桥被冲毁。石阵村刘震峰看到两岸阻隔,行人无法来往的情况后,从当年秋天开始施工,到第二年五月就完工了。其中,淇河桥长约米,有36个桥墩,桥墩之间的距离约2米,桥宽约2.5米,高2米。石板与石板之间前后左右用10公斤重的哑铃形铁钹连接。并筑石堰两千多丈,修通了渔村至吕庄村的石板路。据刘氏家谱载:“邑之南有淇水,石桥数百丈,多就倾圮,震峰倡为捐修复,筑石堰数千丈,半出已囊,士民便之。”

淇河大桥

民国二十六年(年)7月13日至8月20日,连续降雨39天,淇河沿岸房倒屋塌,淇河大石桥被冲垮。到年7月,洪水再次发作,冲垮了辉县要子街水库大坝,洪浪滔天,沿淇河一带的村庄田地被特大洪水冲毁,不仅冲走粮食公斤,土地余亩,房屋0余间,而且彻底冲毁了原淇河大石桥。

此后的33年间,由于淇河洪水阻隔,两岸彻底断了“大石桥”。

到年,林县县委决定从临淇镇吕庄东和五龙镇岭南村前建设淇河大桥,桥设计三孔,每孔跨度为42米,总长米,桥总高16米,宽12米。桥面两边有“文革”时期的栏杆和标语,当时由临淇公社承建一孔大桥,泽下公社承建两孔大桥。据记载,这座大石桥是安阳地区最大的石拱桥。经过一年的“大会战”,大桥终于在年冬天建成,从此人们告别了趟水过河、肩扛手提的时代。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zhouzx.com/lzfz/138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