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康复病例 https://m-mip.39.net/fk/mipso_4232342.html来源:央视网太行山东麓,一条流动的“天河”盘在山腰,这就是被称为“世界奇迹”的红旗渠。站在渠埂上,抬头是陡立千仞的悬崖,俯首是深达百米的峡谷。渠水悬在半空,静静流淌。20世纪60年代,为结束河南林县十年九旱的历史,10万英雄儿女在万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建成了全长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锻造了红旗渠精神。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习近平在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渠道网山头,清水到处流;吃的自来水,鱼在库中游;遍地苹果笑,森林盖坡沟......”这是年河南林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受气候、地形及地质条件的影响,林县土薄石厚、水源稀缺,历史上“十年九旱”。据年版《红旗渠志》记载,在红旗渠修建之前,林县个行政村中,有个村人畜饮水困难,有多个村要跑5公里以上取水吃。为了实现“清水到处流”“生活日日好”的梦想,年2月,多名干部群众奔赴修渠工地,劈山填谷,开山凿渠。△红旗渠建设中的青年突击队当时正值国家三年困难时期,面对一无技术、二无经验、三无材料、物资缺少的“三无一少”情况,红旗渠工地党委提出了勤俭建渠、艰苦创业的方针:“自力更生是法宝,众人拾柴火焰高,建渠不能靠国家,全靠双手来创造。”红旗渠建设过程中,林县人民不依赖国家,不向上伸手,不等不靠——没有工具自己制,没有石灰自己烧,没有抬筐自己编,没有炸药自己造,粮食不够吃就采野菜、下漳河捞水草充饥......不畏艰险、百折不挠,林县人民喊出了荡气回肠的豪迈口号:“既然愚公能移山,我们修渠有何难,立下愚公移山志,决心劈开太行山”。工地是前方战场,机关、厂矿、农村就是后方阵地,前方开山劈岭,后方全力支援。历时10年,10万修渠大军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不懈奋斗的精神,削平座山头、架设座渡槽、开凿个隧洞,在太行山上凿出一条蜿蜒曲折的“希望之渠”。△红旗渠建设工地上的女石匠年7月,全长多公里的红旗渠工程全面建成。太行山的层峦叠嶂间,从此多了彰显中华民族精神奋斗的“人工天河”,奔流至今。流逝的是时光,不变的是精神。当年,张买江的父亲在修建红旗渠时牺牲,母亲把13岁的他送上了修渠工地。张买江是工地上最小的建设者之一,是最年轻的红旗渠劳模。渠成水至,张买江投身当时林县最困难的教育事业。那时,全县一所像样的学校都没有。他四处奔走呼吁,动员发展好的工程队捐资建学校,远赴东北“求援”纸张,又折返山西“求”印课本。学校建起来了,孩子们有书念了,他的头发也全白了。“只要我还活着,就会一直讲下去。”退休后的张买江依然保持了红旗渠劳模的本色,他走遍大半个中国讲述红旗渠故事,感动了无数人。△众多游客前来红旗渠参观游玩令他欣慰的是,儿子张学义接过他的班,仍然守护着祖辈流血流汗修成的红旗渠。“我父亲一直嘱托我,他修好渠了,我必须看好渠、护好渠、管好渠、用好水,为老百姓办实事。”张学义朴实的话语中流露出坚定而执着的信念,生生不息的红旗渠精神,就这样代代相传。年9月25日,“最美奋斗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红旗渠建设者等22个集体被授予“最美奋斗者”。如今,在红旗渠精神的激励下,林州(年之后撤县设林州市)“治山山变样、治水水长流、治穷穷变富”,谱写出“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四部曲,并入选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县(市)。△红旗渠总干渠从一座村庄旁绕过历久弥新的红旗渠精神镌刻在每一块太行山石上,融入每一滴红旗渠水中。这面精神旗帜,汇聚起强大的正能量,激励着中国人民在追梦路上奋勇前行。监制丨王姗姗张鸥制片人丨兴来吴璇主编丨宁黎黎编辑丨栾熙彦视觉丨江雨航校对丨杨彩云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nzhouzx.com/lzfz/13662.html